失眠診斷

失眠的定義與分類



  失眠的定義:「即使有適當的環境與機會,仍入睡困難、難以持續睡眠提早醒來(例1),以及睡醒後覺得沒睡飽(例2)。」
  • 例1:膀胱過動或是攝護腺肥大的患者,在睡眠時往往入睡後又醒來小解,回到床上後又難以再度入眠。
  • 例2:睡眠呼吸中止症,在睡眠期間有很多打斷睡眠的呼吸中止,就導致醒來後覺得沒睡飽,甚至馬上坐下來又睡著。
  上述失眠個案,若一週裡面有3天且持續一個月以上,即稱為慢性失眠,雖然急性失眠不一定需要處理,然而失眠的起始點是很難區分的,且慢性失眠大多是急性失眠未緩解後而產生,建議超過一週以上的失眠都需要治療,需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問診來釐清。

失眠的原因


1.疾病因素


  很多疾病會引起失眠,胃食道逆流,關節炎,坐骨神經痛等等疾病,會造成身體的疼痛,因此讓人無法入睡也無法熟睡,其他像是攝護腺肥大、氣喘也都是。這些因為身體疾病引起的失眠,是失眠診斷的第一要項,一定要優先排除。

2.外在因素


  居住環境的聲、光、熱氣、水也會造成失眠,如新年期間半夜放沖天就常導致失眠,另外,居家附近有工廠排放廢氣、徹夜燈光照射也是常見導致失眠的外在因素。

3.除了疾病、外在可控制因素造成的失眠


  可能是腦子裡面控制睡眠的神經荷爾蒙產生了變化,這些神經荷爾蒙的變化是漸進的,但是一旦控制睡眠長度,深度的神經荷爾蒙產生了永久性的變化,那摩就會造成慢性的失眠,而這類失眠就不可能靠自身意志逆轉,需要醫療介入,常見因素如下:

  • 身心因素
  最常見引起失眠的其實是身心狀況失衡,例如焦慮或是憂鬱,面對急性壓力導致的情緒反應會讓人夜不成寐。例如家裡有人過世,或是工作上有業績壓力,都會讓人失眠,這類的失眠最短在一個禮拜後就會開始造成神經荷爾蒙的變化!所以必須盡快就醫,治療時也必須針對急性情緒反應治療。

  • 睡眠因素
  有些個案是因為睡眠本身出了問題,如睡眠呼吸中止、睡驚症睡眠相關型癲癇腿不寧症,都會在導致睡眠無法連貫。這可以在問診後,進行睡眠檢查來證實,目前許多病症已有藥物或儀器可以治療或控制。

  • 生理節律因素
  人體內有生理時鐘,負責睡眠恆定,當生理時鐘被干擾時,有可能導致失眠,例如跨週飛行導致的時差,或是因為輪班制工時引起的日夜顛倒,都屬於生理節律型失眠。

失眠需由睡眠專科醫師詳細診斷,針對個別病因設計治療計劃

  在醫院服務時,常見到因為沒有經過詳細診斷,就直接開立安眠藥而服用的患者,病患可能僅因輪班工作,只要脫離輪班或是適當調整睡眠週期就能恢復正常,不需要服用安眠藥,或是因為身體疾病因素卻被開立了很強的安眠藥反而睡不著的情形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